子女抚养

当前位置 /首页/婚姻家庭/子女抚养/列表

在我国关于法定监护人顺序是什么

在我国关于法定监护人顺序是什么

在我国对于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员以及为成年的人员,按照民法通则我们可以知道,其父母以及亲人都可能成为其法定监护人。那么什么是监护人?法定监护人又是什么?法定监护人顺序是什么?这就涉及到本文的主要知识点,下面由小编为大家介绍。

一、在我国关于法定监护人顺序是什么

关于法定监护人顺序为大家整理了以下几点:

1、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首先应当由其父母担任,如父母死亡或者无监护能力的,按下列顺序由以下人员担任:

①祖父母、外祖父母;

②成年的兄、姐;

③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或者民政部门。  

2、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按照下列顺序由以下人员担任:

①配偶;

②父母;

③成年子女;

④其他近亲属;

⑤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此外,精神病人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担任监护责任,经有关单位同意的,出可以担任监护人。  

3、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没有上述范围的近亲属或近亲属丧失监护能力的,有关单位或居委会、村委会可以从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其他近亲属、朋友中指定监护人。当近亲属对于由谁担任监护人发生争议时,有关单位、组织可以进行调解并从他们中间指定监护人。

4、法定监护人或指定监护人因故暂时无法行使监护权,可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他人承担。受委托担任监护人的人为委托监护人。在此情形下,除有特别规定之外,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仍由法定监护人或指定监护人承担,但委托监护人对此确有过错的,应承担连带责任  

法律依据《民法通则》第十六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注: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没有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二、法定监护人  

法定监护人,是指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担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的人。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法定监护人包括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和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包括三种:  

一是未成年人的父母;  

二是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  

三是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等法人组织。担任监护人的顺序依血缘关系和组织关系的远近而确定,顺序在前者排斥顺序在后者。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包括四种:  

一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  

二是其他近亲属如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  

三是关系密切的其它亲属、朋友。  

四是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当地的民政部门。确定监护人也依上列顺序进行。担任法定监护人应监护能力。认定监护人的监护能力主要根据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经济条件,以及与被监护人在生活上的联系状况等因素确定。 

要知道国家设立法定监护人,不仅仅是为了保障没有民事行为人的权利,同时也是为了社会的更好发展。而法定监护人有权对其监护的人员的财产等进行支配使用。其法定监护人顺序在我国民法通则中就由明确的法律规定,这个需要大家了解。

TAG标签:我国 监护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