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违约

当前位置 /首页/合同事务/合同违约/列表

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有何区别

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有何区别
我国《合同法》(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第42条确立了缔约过失责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第107条明确违约责任。
两者的区别如下:
1、产生的前提不同。缔约过失责任是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当事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为前提,此时合同并未生效;违约责任是以合同的成立为前提,因违反合同才会产生违约责任;
2、当事人约定不同。缔约过失责任具有法定性,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属于法定责任,不可以由当事人进行约定;违约责任具有约定性,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承担责任的方式、范围及免责事由;
3、责任形式不同。缔约过失责任的责任形式只有一种,即损害赔偿;违约责任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赔偿损害、支付违约金、实际履行等;
4、赔偿的范围不同。缔约过失责任中权利人能够请求赔偿的是信赖利益的损失,旨在守约方在基于合同能够成立生效所支出的各种费用得到返还或者赔偿,促使当事人处于合同磋商前的良好状态;违约责任的损害赔偿范围包括因违约造成的实际损害及期待利益的损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第四十二条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三)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第一百零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