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管理

當前位置 /首頁/公司經營/經營管理/列表

私募基金法律責任是怎樣的

一、私募基金的定義:

私募基金法律責任是怎樣的

私人股權投資(又稱私募股權投資或私募基金,Private Fund),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用來指稱對任何一種不能在股票市場自由交易的股權資產的投資。被動的機構投資者可能會投資私人股權投資基金,然後交由私人股權投資公司管理並投向目標公司。私人股權投資可以分爲以下種類:槓桿收購、風險投資、成長資本、天使投資和夾層融資以及其他形式。私人股權投資基金一般會控制所投資公司的管理,而且經常會引進新的管理團隊以使公司價值提升。

二、私募基金法律責任

(一)私募基金管理人等相關機構及其從業人員有下列7種違規情形的,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三萬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並處三萬元以下罰款:

1、不履行登記備案義務;

2、向非合格投資者募資或者變相公募;

3、承諾本金不受損失或者承諾最低收益;

4、未對投資者採取評估、確認等措施,未對基金進行評級,或者向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不匹配的投資者推介私募基金;

5、未按照合同約定如實向投資者披露資訊或者未按規定向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報送資訊;

6、未按要求儲存相關資料;

7、有損害基金財產行爲的。

(二)私募基金管理人等相關機構及其從業人員違反規定從事內幕交易、操縱交易價格等行爲的,按照相關規定處罰。

(三)私募基金管理人等相關機構及其從業人員違反法律法規和《辦法》規定,情節嚴重的,對有關責任人員採取市場禁入措施。

(四)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從業人員違反《證券投資基金法》有關規定的,按照《證券投資基金法》規定處罰。

(五)私募基金管理人等相關機構及其從業人員違反法律法規和《辦法》規定,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主要是指變相公募,可能構成非法經營罪或非法集資罪。

三、私募基金的監管機構

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依照《證券投資基金法》、《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和中國證監會的其他有關規定,對私募基金業務活動實施監督管理。

監管基本原則是,堅持“適度監管、底線監管、行業自律、促進發展”,明確私募基金行業三條底線,確保私募基金規範運作:一是要堅守“私募”的原則,不得變相進行公募;二是要嚴格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堅持面向合格投資者募集資金。三是要堅持誠信守法,恪守職業道德底線。

四、私募基金的監管措施

(一)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依法對私募基金管理人等相關機構開展私募基金業務情況進行統計監測和檢查;依照《證券投資基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定,採取7項有關措施:

1、對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基金服務機構進行現場檢查,並要求其報送有關的業務資料;

2、進入涉嫌違法行爲發生場所調查取證;

3、詢問當事人和與被調查事件有關的單位和個人,要求其對與被調查事件有關的事項作出說明;

4、查閱、複製與被調查事件有關的財產權登記、通訊記錄等資料;

5、查閱、複製當事人和與被調查事件有關的單位和個人的證券交易記錄、登記過戶記錄、財務會計資料及其他相關檔案和資料;對可能被轉移、隱匿或者毀損的檔案和資料,可以予以封存;

6、查詢當事人和與被調查事件有關的單位和個人的資金帳戶、證券帳戶和銀行帳戶;對有證據證明已經或者可能轉移或者隱匿違法資金、證券等涉案財產或者隱匿、僞造、毀損重要證據的,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主要負責人批准,可以凍結或者查封;

7、在調查操縱證券市場、內幕交易等重大證券違法行爲時,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主要負責人批准,可以限制被調查事件當事人的證券買賣,但限制的期限不得超過十五個交易日;案情複雜的,可以延長十五個交易日。

(二)中國證監會將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從業人員誠信資訊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數據庫;根據私募基金管理人信用狀況,實施差異化監管。

(三)私募基金管理人等相關機構及其從業人員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及《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規定,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可以對其採取責令改正、監管談話、出具警示函、公開譴責等行政監管措施;依法對應當予以行政處罰的當事人實施行政處罰。

雖然現階段而言對於私募基金的監管還是不夠細化和具體,還在探索階段。但是隨着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建立,私募基金法律責任會越來越細化。私募基金是要受到相關部門監管的,違反相關法律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進行私募基金活動時要合法,切勿以身試法。

TAG標籤:法律責任 基金 私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