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質量糾紛

如何建立工程質量管理的整體架構?

儘管大多數的工程師在施工過程中,都會遵守既定規定法律的規定,履行自己的職責,但是在現實生活中,質量安全事故依舊是時有發生的,故而為了更好的使得工程的質量得到保障,在施工過程中,應該建立一個工程質量管理體系,根據規定,如何建立工程質量管理的整體架構?

如何建立工程質量管理的整體架構?

一、項目質量管理體系的整體架構

總包項目質量計劃發佈後,總承包方成立以(執行)項目總經理為第一責任人,包括各參建方項目經理在內的項目質量管理領導小組,並建立以項目質量管理領導小組為核心的項目質量管理組織架構,明確組織架構中各組成機構、部門的質量管理職責。

由於項目工程質量責任由總包單位負責,而質量控制的關鍵在於施工操作班組,因此項目的質量管理可以劃分為三個層級,即總承包方、分包方、分包方的作業班組三個管理層。只有將三個管理層有效地串聯起來,並將質量管理體系深入到作業班組中,才能切實落實總承包方的質量管理方針和目標,才能使質量控制有效運行。

建築項目質量管理體系應基於全面質量管理,在建設過程中不斷改進,保證項目各管理層級、各參建方各崗位人員嚴格執行法律法規以及項目管理的各種規範、制度、標準,推進實現項目質量目標的業務流程、管理機制和資源整合的有機構成。

(一)組織機構及職責的劃分

項目應至少設立設計技術部、工程協調部、專業部門(鋼構、裝飾等)、質量部等主要部門,負責項目質量管理工作。其中設計與技術部主要負責設計協調、技術方案編制、審核工作;工程協調部主要負責項目公共資源調配,以及工序作業界面銜接、平面管理等工作;專業部門主要負責專業內設計、採購、建造等方面的全週期監管;商務部主要負責通過合同、協議等將質量目標進行分解,開展合同交底、配合落實質量考評與工程款掛鈎實施等工作;質量部主要負責質量計劃編制、執行及維護工作,以及過程檢驗評定等工作。

(二)項目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方法

項目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應以質量管理計劃為指導,以過程管控為主線,按照PDCAE循環改進原理開展。

1、計劃

即質量管理計劃(策劃),確立目標並制訂實現目標的保障措施。在該階段,應根據其任務目標和實施責任範圍,建立項目質量控制的管理方法,對質量管理程序、技術措施、資源配備、檢試驗要求、不符合項處理等內容,明確具體規定並形成書面文件,提供管理操作依據。

2、實施

包括質量管理計劃的交底和按計劃落實實現質量目標的保障措施。交底的目的是促使每一個作業者和管理者,熟識計劃的目的和要求,熟練掌握項目質量管理標準與方法,從而規範設計、採購、建造等各個環節的管理行為,正確有序落實計劃保障措施,推進實現質量目標。

3、檢查

對質量管理計劃的執行過程進行各種檢查,包括管理程序的檢查、建造過程中的三級檢查。檢查內容主要包含兩大方面:一是檢查是否嚴格執行了計劃保障措施;項目實際情況與質量管理計劃的匹配度是否發生變化。二是檢查計劃執行的結果,並對結果進行評價和確認。

4、處置

可理解為質量管理計劃保障措施的維護,在計劃執行階段的檢查中所發現的質量問題或不符合項,及時分析產生偏差的原因,採取有效措施進行糾正,確保工程質量始終處於受控狀態。處置主要分為整改處置和改進處置兩個步驟,前者是採取措施,解決當前的質量問題和缺陷;後者是由相關責任歸口管理部門反思問題癥結,制定改進措施,實現後續類似問題的質量預控。

5、考核

考核機制是建築項目實施的準繩,限定了參與各方的實施範圍及實施量化標準;考核機制是建築項目實施的潤滑劑,為參與各方提供充分的工作動力,保證了團隊積極向上的活力,為其發揮主觀能動性提供相應的物質基礎保證。在考核機制的作用下,可有效保證項目質量執行控制。

二、項目質量管理保障措施

項目質量管理必須依託業務流程的執行,以及監控重點的識別,即提高決策質量、設計質量、採購質量以及建造質量。尤其是建造環節,質量影響因素複雜,必須加強對質量活動和質量行為的管理。

(一)項目質量控制程序化

由建築工程特點決定,工程質量影響因素分佈於不同的業務流程中,各個流程發生偏差都會對整體質量控制產生影響,並有可能將偏差累加到後續過程。採取程序化管理模式,在重複或相近工作中運用,可達成標準一致、管理一致、質量一致的控制效果,因此程序化管理是質量管理的重點。項目質量管理實施過程中應依據項目特點,編制並動態更新各項質量管理程序。包括技術質量保證文件管理程序、材料進場程序、過程驗收程序、工序移交程序、結構實體測量管理程序、不合格品處置程序、質量事故調查處理程序等,形成操作流程圖指導項目質量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

建設項目質量管理的程序化工作,應由工程總承包主導,在各項業務程序化的基礎上,參建各方按照各種程序、制度開展工作,管理者通過流程管理,以提高執行的控制效果。同時,各種管理表格、流程等在實施過程中,經過參建各方的不斷完善,促進控制效果不斷提高,實現質量持續改進。

(二)項目質量監控重點識別

在建築項目質量管理過程中,一定要明確質量監控的重點內容和督查方式,特別是對設計、採購、建造之間界面的質量管理風險識別。因此在過程中應對設計、採購、建造、試運行等不同階段的工作界面實施控制,實施一體化質量缺陷的預防。

1、設計與採購工作界面的質量控制重點:報價的技術評審和供貨商圖紙的審查、確認等。

2、設計與建造工作界面的質量控制重點:設計的可建造性分析和設計、建造的合理交叉、設計問題的的處理和設計變更對建造質量的影響等。

3、設計與試運行工作界面的質量控制重點:設計及其試運行方案滿足試運行的程度、設計對試運行的指導與服務的適宜性等。

4、採購與建造工作界面的質量控制重點:進場材料驗收結果和設備開箱檢驗的組織成效等。

5、採購與試運行工作界面的質量控制重點:設備材料質量對試運行結果的影響等。

6、建造與試運行工作界面的質量控制重點:各種設備的試運轉及建造缺陷修復的質量等。

(三)項目實施階段的質量管理措施

1、技術先行

各分項工程在開展施工之前應編制專項方案,審批後進行鍼對性交底,為施工過程提供技術支撐。

2、樣板引路

各分項工程施工前,應制作工藝樣板,將對應的每一道工序展示出來,經各方驗收合格後對照樣板進行二次交底,再開展大面積施工。

3、質量控制點

施工之前應識別質量控制點,對質量控制點進行重點監控。質量控制點的確定主要依據關鍵工序以及隱蔽工程部位,例如給排水管道的壓力測試等;施工中的薄弱環節,例如地下防水施工;對後續工程質量或安全有重大影響的工序或部位,例如高大模板的支撐與固定;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部位或環節;施工條件困難的或技術難度大的工序或環節,例如超高層塔冠安裝焊接變形控制。

4、質量檢查

涵蓋對成品及半成品製作過程的檢查、對各專業分包方在施工全過程的檢查、定期和不定期的專項檢查和聯合檢查等。主要材料進入施工現場時必須具有有效的出廠合格證和材質檢測報告;過程中重點檢查各專業分包方的施工內容是否符合技術標準和質量要求,是否符合施工驗收規範要求,檢查各工序銜接是否合理、交接條件是否達到質量標準,對不符合質量標準的施工內容立即要求返工整改,從施工行為和工程實體上進行雙重質量控制,確保施工質量。

各組織機構,需要明確自己的義務,質量管理體系,需要由項目經理制定,根據該管理體系的規定,在施工的過程中,監督機構、施工單位等,都需要嚴格按照既定的規定實施操作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