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訂立

當前位置 /首頁/合同事務/合同訂立/列表

賠償當事人損失,開發商欺詐訂立合同

案情:1999年11月,龍萬鵬(原告)和天津市中基集團有限公司(被告)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原告購買被告開發的房屋一套,售價為18萬元。後原告交付購房款,被告一直沒有辦理產權證。在1999年4月,被告已經將該房屋出售給案外人孫振敏。原告後得知被告已經將房屋出售給他人,於是原告於2003年6月4日訴至法院要求確認合同無效,賠償裝修款,給付原告不超過18萬元的賠償。同年6月16日,被告和案外人孫振敏辦理了退房手續。

開發商欺詐訂立合同 賠償當事人損失

天津市塘沽區法院查明,原告支付的房款是案外人十八局拖欠原告貨款,案外人嘉仁公司欠十八局工程款,經協商原告以該債權支付購房款,且被告工作人員出具付清房款的證明。法院認為被告故意隱瞞已經將房屋出售的事實,還和原告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屬於欺詐行為,故原被告合同無效,被告應該返還購房款18萬元,賠償原告裝修費損失5萬餘元;關於原告要求被告支付不超過房屋總價款一倍的賠償的訴訟請求,按照公平原則以確認賠償損失為總房款18萬的30%為宜。
被告不服上訴,天津市第二中級法院判決維持原判。

案例解説:被告與案外人孫振敏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已成立並生效,因此,被告在與案外人之間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未解除情況下無權擅自處分該商品房。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四十九條第一款的規定,如果抵押人未盡告知義務轉讓抵押物,該轉讓行為無效。被告與原告之間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從表面上看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是一致的,而實際是被告隱瞞了該商品房已經出售給案外人並且已經抵押的事實,被告存在欺詐行為。被告的欺詐行為導致原告作出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的意思表示並非其真實意願,導致雙方當事人之間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