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勞動合同

當前位置 /首頁/勞動合同/其它勞動合同/列表

專案資產重組保密協議書

專案資產重組保密協議書

專案資產重組保密協議書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同編號: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簽訂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簽訂日期:______年____月___日

身份證號碼: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雙方本著誠實信用、共同受益的原則,經過友好協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有關規定,就重大資產重組專案保密事宜,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達成以下協議,並承諾共同遵守。

第一條 定義

1.保密資訊:本協議任何一方就本次重組工作向其他各方提供的所有涉及資訊提供方的專有和/或保密的資訊,該資訊從未對外公佈過亦未為公眾所知悉,且該資訊是以書面、錄音、錄影、照片、磁(光)盤、資料電文(包括電傳、電報、傳真、電子資料交換、電子郵件、電子文件)或口頭形式提供的。

2.資訊提供方:指依照本協議規定向本協議其他一方或多方提供保密資訊的一方當事人。

3.資訊接受方:指依照本協議規定接受資訊提供方所提供保密資訊的一方當事人。

4.協議各方:指簽署本協議的所有各方。

5.第三方:指本協議各方之外的任何第三人。

第二條 保密資訊的提供

1.本協議所述之保密資訊均由協議各方為實施本次重組之目的而提供。

2.除現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範性檔案有規定或有關主管部門有要求或協議各方另有約定外,保密資訊的所有權歸屬於資訊提供方。

第三條 保密義務

1.本協議各方保證不向與本次重組無關的任何第三方(包括協議各方及其所屬企業內與本次重組無關的人員)透露資訊提供方就本次重組所提供的保密資訊(包括但不限於本次重組的方案、時間安排等非公開的資訊以及本協議他方為_____經編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專案之保密協議本次重組而提供的保密資訊)。

2.本協議各方僅能將資訊提供方提供的有關本次重組的保密資訊用於本協議規定的目的。

3.本協議各方及其工作人員對資訊提供方就本次重組所提供的保密資訊承擔保密義務,只得將該等保密資訊提供給本方負責決策或實施本次重組相關事宜以及具體參與相關工作的人員、而不得透露給與本次重組無關的任何人(包括協議各方內部未參與本次重組工作的其他人員);同時承諾不將其獲得的保密資訊用於與本協議規定之目的無關的任何其他用途。

4.只有經過資訊提供方的書面同意,本協議其他各方才能將其知悉的保密資訊提供給第三方。

第四條 保密義務的例外

協議各方的保密義務不適用於以下情形:

(1)根據當時有效的中國法律、法規和規範性檔案的有關規定,為實施本次重組而必須對外披露的資訊;

(2)中國境內任何有管轄權的政府部門、監管機構或證券交易所要求予以公開或披露的本次重組之任何資訊;

(3)中國境內的司法機關以命令、裁決、裁定、判決要求協議一方陳述、說明或披露的本次重組之任何資訊;

(4)資訊接受方在獲得資訊提供方所提供的保密資訊以前,已經通過非保密的途徑或方式知悉該資訊且該資訊提供者並不承擔本協議約定之保密責任,無論該資訊上是否已經資訊提供方標明“應予保密”或“屬於專有”或者以其他書面方式明示需要保密;

(5)非因協議各方的過錯造成保密資訊洩露,或保密資訊通過非協議各方過錯的方式被公眾所知悉;

(6)事先取得資訊提供方同意而公開的資訊,或該資訊由資訊提供方以不加限制的書面授權准許披露。

第五條 保密資訊的返還

在本協議終止或本次重組完成或終止後,應資訊提供方的要求,資訊接受方應將資訊提供方為實施本次重組提供的保密資訊及其載體返還給資訊提供方;但_____經編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專案之保密協議按當時生效的法律、行政法規、規範性檔案的規定或應任何有管轄權的政府部門、司法機關、監管機構或證券交易所的要求將提供的保密資訊留存工作底稿或檔案等除外。

第六條 保密期限

除本協議各方另有約定外,本協議的保密期限自本協議生效之日起至本協議所述保密資訊成為公開資訊(即向公眾披露或為公眾所知悉)之日止。

第七條 違約責任

因本協議任何一方的過錯違反協議約定給本協議他方造成損失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違約責任並承擔賠償他方因此所受損失的法律責任。若本協議各方均有過錯,則根據實際情況,由有過錯的各方分別承擔各自應負的違約責任,本協議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八條 補充與變更

本協議可根據各方意見進行書面修改或補充,由此形成的補充協議,與協議具有相同法律效力。

第九條 爭議的解決

本協議各方當事人對本合同有關條款的解釋或履行發生爭議時,應通過友好協商的方式予以解決。如果經協商未達成書面合同,則任何一方當事人均有權選擇下列第____種方式解決:

(1)將爭議提交位於____的_____仲裁委員會根據該會的仲裁規則進行仲裁,仲裁裁決是終局的,對雙方均有約束力;

(2)依法向____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十條 生效條件

1.本協議自雙方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權代理人在本協議上簽字蓋章之日起生效。

2.本協議—式_____份,各方當事人各執_____份,具有相同法律效力。

甲方(簽字):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蓋章):____________________

授權代理人:(簽字)______________ 授權代理人:(簽字)______________

單位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單位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郵政編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郵政編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聯絡電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聯絡電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傳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傳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子信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子信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開戶銀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開戶銀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賬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賬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