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案例

當前位置 /首頁/婚姻家庭/婚姻家庭案例/列表

登記後男方要離婚要負什麼責任?

登記後男方要離婚要負什麼責任?

登記後男方要離婚對於孩子有撫養責任,監護人是指對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的人身、財產和其它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嚴重精神障礙的人,都應設定監護人。我國規定的監護人包括近親屬,關係比較密切的朋友等。離婚後,夫妻雙方仍是孩子的監護人,除非有法定特殊情況,這和撫養權只歸於一方的情況是不同的。

監護人的責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益

被監護人出於民事行為能力的限制,不具備全面充分的自我保護能力,相對容易遭受到來自外界的的侵擾和損害。對此,監護人有權利和職責予以保護。

(二)管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監護人可以依法合理利用和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

(三)代理進行民事活動和民事訴訟活動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監護人所代理進行的活動領域不限,較多地表現為諸如買賣、租賃、借貸等財產性質的活動,也可涉及一些人身性質的民事活動。

(四)教育和照顧被監護人

監護人應當盡到教育和照顧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職責,使其獲得身心健康和生活的安定。

(五)對被監護人給他人造成的損害承擔民事責任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

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離婚後的父母子女關係】父母與子女間的關係,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不滿兩週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週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週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父母對孩子負有撫養還有監護的責任,夫妻雙方離婚之後也需要對孩子實行監護的責任,監護責任包括對被監護人給他人造成的損害承擔民事責任,教育和照顧被監護人,代理進行民事活動和民事訴訟活動,管理被監護人的財產等。

TAG標籤:責任 登記 離婚 男方 #